凌志安凌志安

凌志安的简介

姓名:凌志安
性别:男
生卒:1920年 - 2003年
流派:陈式第11代传人 传承谱系
师承:陈照奎 
传人:约39位直系传人
更多

纪念馆主祭人

凌志安的文章

追思祭拜

追思悼念

凌志安的资料

凌志安,陈式太极第十一代正宗传人,于2003年8月6日18时30分因胃癌医治无效逝世,逝世时85岁。这位艺高德重的老人在身后没有隆重的仪式,按照“一切从简”的吩咐,凌志安的后人和弟子简单地办了后事。但消息传出后,仍有几百名武术爱好者自发从各地甚至国外赶回来吊唁哀悼。就像太仓武术协会会长的一副挽联所写——“艺惊海内,自公始识真太极;痛失良师,陈拳嫡传成绝唱”。


被陈照奎誉为“唯一满意”


凌志安,生于1920年,祖籍浙江宁波,自幼聪明过人,爱好武术。少时学少林拳棍健身强体,青年时代,更在上海名噪一时的精武门精研拳法,对燕青拳、谭腿、形意拳甚至西洋拳击都有涉猎,后在宁工作期间,又曾经向杨式太极传人时佩文学习杨式太极拳。故青年时代的凌志安腰腿功夫极好,踢毽子正踢一口气可以踢600多个,打拐最多能达到75个连环跳,旋风腿连续能做20个。凌志安文武双全,无论书法、唱戏、诗词都样样精通,在银行工作的他能左右手同时各拨一算盘,其嗓门被南京老票友称为“金嗓子”。


跟太极宗师陈照奎学拳,是1964年。陈照奎是国内著名的武术世家——河南陈家沟陈氏十八世、陈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武术界公认的太极拳宗师。上个世纪60年代,陈照奎南下授徒,南京是其第一站。当时凌志安由于胃疾住院,知道陈照奎在宁教授时,陈照奎已经教有月余,但后来者居上的凌志安在很短时间就深得陈式拳法三昧,令治学极其严谨的陈照奎眼睛一亮,后来陈照奎教拳时,凌志安就在众人前面示范领拳。陈照奎夸奖他:你数月练出了别人七年功力。


在1965年2月,陈照奎写给凌志安的信中,陈照奎这样评价:“……学习人数颇多,但能使我满意的仅你一人……”这是宗师对凌志安的充分肯定。1980年,凌的名字作为第十九代外姓传人写入了陈家沟陈式拳家谱,陈照奎一生授徒无数,但十九代外姓传人这项荣耀仅仅六人。


奇妙武功技惊美国

1994年,75岁高龄的凌志安应美国国际武术联盟总会之邀前往美国做交流访问。此时凌的太极功夫已臻化境,颇有仙风道骨之相,他的访美立即在美国武术界引起轰动。凌志安从美国赶回来的弟子胡红星为记者讲述了凌志安在美国的一些经历:


美国人交流武术信奉“不打不相识”,和中国颇有不同,很多武术爱好者闻讯前来切磋,其中就有李小龙的师兄弟郝盖(音)。郝盖练咏春,看凌志安瘦小,颇有相轻之意,但郝盖借行礼之际稍一搭凌胳膊,立即分开,下来后悄悄对人说“老师厉害”。相比而言,另一名身高一米九几的巴西大汉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这名大汉上来就直扑凌志安,但刚刚触及到凌的身体,就被弹到5米以外,大汉甚至没有看清凌志安是如何出手的。


“实际上初学之人是完全看不到老师的动作的”,凌志安的另一个弟子高鹏程告诉记者:“老师的武学修为很高,但一生很少与人动手,只有在与徒弟拆招时候才施展,他讲解‘拿’,任你如何蹿高跳低,也躲不掉他的一双手……”高鹏程回忆凌志安为他讲解‘背折靠’这一招式时,至今还觉得神奇:“老师先在几米外的床上摞上两床被子,然后叫我手搭上他肩膀,只见他一转动,一粘一靠,一股力量猛的就发出,令我不由自主地腾空而起,落到几米外床上摞好的被子上,而身体丝毫没有疼痛的感觉,他的力道角度拿捏得恰到好处……”


凌志安的太极拳素有梅派之说,是说他的拳架优美,转关之处细腻流畅,潇洒飘逸,犹如京剧艺术里的梅兰芳。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凌志安六名师兄弟中,在香港的吴崇奇被誉为香港陈式太极拳教父,在郑州的马虹是中国当代十三名太极大师之一,在上海的万文德人称白眉大侠……这些同为十九代传人的师兄弟很早就开始著书、出影碟、开设网站,门徒无数。唯有凌志安从不立书,直到去世前几个月,凌志安才同意他的弟子们为其出一本拳谱拳照,但书未面世,大师已经走了.


“父亲的一生淡泊名利,为人低调,他常说拳理在前人的书中都已经说明白了,没有必要自己再来凑热闹……”回忆起父亲兼恩师,凌志安的大儿子凌南平十分感慨。


凌志安一生有很多机会成名,陈照奎曾经多次邀请凌志安一起前往各地教拳。但凌为了照顾家人(凌志安的妻子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有精神疾病,凌相濡以沫,一直不曾离开,凌家中弟妹子女众多,全靠凌志安抚养)谢绝老师好意;凌志安屡屡受邀请参加各种武术比赛和表演,但他总将机会留给其他武术家。凌常教导学生:学武之人不可挟武欺人,不要和人随便交手,不要对他人妄加评论,不要想着成名成家

凌志安的图集

  • 凌志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