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微明陈微明

陈微明的简介

姓名:陈微明
性别:男
生卒:1881年 - 1958年
流派:杨式第4代传人 传承谱系
师承:杨澄甫 
传人:约1位直系传人
更多

纪念馆主祭人





陈微明的文章

追思祭拜

追思悼念

陈微明的资料

 清朝末年,一书生以而立之年初涉京津武界,从学太极巨匠杨澄甫门下,苦练太极功夫七年,之后撰写出一部《太极拳术》,一时声名鹊起,为世人瞩目。继尔又在上海创立致柔拳社,成为继杨澄甫之后杨式太极拳的中兴人物。他就是陈微明。

  陈微明,字慎先,名曾则,号微明,在家中行二,湖北浠水人,生于光绪七年(1881年),卒于1958年。陈微明白幼致力于中庸儒学,国学根基非常深厚。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年方21岁的陈微明与其兄曾寿、弟曾矩人京科试,弟兄三人同时中榜,均位列前十名,名噪一时,成为当时热门人物,跻身名流之列。

  陈微明以文为生,先后担任过浙江求是学院教授、北京五城中学优级师范国文教授、《清史稿》纂修等职,名声颇大。-

  陈微明对武术具有浓厚的兴趣。在他任《清史稿》纂修期间,武学巨匠孙禄堂著述钓《形意拳学、》在京出版面世,这部具有系统理论和详细论述的武学著作一上市,就在京津武术界引起轰动。孙禄堂将形意拳拳理与中国儒学、老庄学说两大哲学体系融为一体,文笔精炼,图文并茂。著述出版伊始,孙氏门前即车水马龙,登门造访者络绎不绝。陈微明也随即拜访了这位武术大师。·经过一番交谈,陈微明被孙禄堂渊博的学识和精深的武学修养所折服;从此拜在孙禄堂门下,学习形意拳和八卦掌,初步涉足武林。对于年已34岁的陈微明来说,从头开始学武并非易事,形意以发劲刚猛闻名,八卦以变化无常见长,陈微明并无武学根基,从学没多久,即感身心不济,便“每以年长难学为憾”。孙先生很赏识他的学识和才华,认为他可以练好,常常鼓励他坚持习练,持之以恒,安慰他“子毋虑,凡学内家拳者,苟当有气,即可学”。

  只可惜那时孙先生尚未与太极拳家郝为真谋面。郝先生病卧京师,孙先生亲事榻前是民国初年的事情,当时孙先生尚未得郝式太极真传衣钵,否则陈微明也许会以郝式太极拳艺称世。这只是后人臆测之语。陈微明在其著述《太极拳术》中也未提及学过太极,只提起“得见完县孙禄堂先生,授以形意、八卦”。

  陈微明在孙先生门下学艺至第二年,即1917年,从一朋友口中得知广平府杨家世传太极拳能以柔克刚,老幼皆可从习,于是又转学杨式太极,拜于杨式第三代传人杨少侯门下。杨少侯是太极巨匠杨露禅之孙、杨健侯之长子,秉承家传,技艺精湛,曾从学于武禹襄,素以散手见长,演拳动作疾缓相间,发劲冷脆,气势逼人。其人性情暴烈、教拳时搭手即打,粘手即仆,伴以喜怒表情变化,从学者极难模仿,门下弟子多惧师怕打,不敢提问解疑,得少侯真传者寥寥无几。陈微明在杨少侯门下流连了三个月,恰逢杨少侯的三弟杨澄甫从南方教拳回京。人称“三先生”的杨澄甫性格与其兄少侯迥异,温和宽厚,行拳刚柔相济,绵里藏针,为人很有人缘,门下从学人数比少侯多出数倍,少侯门下弟子也大部分从学于杨澄甫。陈微明闻讯,立即登门求见杨澄甫先生。二人见面时,有一段具有历史意义的对话。陈微明在《太极拳术》一书中这样写道:“丁已秋,访得杨露禅先生之孙澄甫,不介往见。问曰:人言太极杨氏最精,而弗转传人,然乎不乎澄甫先生笑日:非不传人,愿得其人而传也。吾祖受之河南陈氏,今将归之陈,君如好之,吾不秘惜。”在当时惜艺如命的时代背景下,杨澄甫能说出这番话,实在难能可贵。从侧面可看出,杨澄甫看中陈微明是可造之材,愿意授之衣钵。从此,陈微明与太极拳结下不解之缘,与陈同时入门的还有他的两位好友徐思允和陈农先。陈微明尽管年龄比杨澄甫还长两岁,但他尊师重道,执礼甚恭,不越雷池,堪称尊师重教的典范。

陈微明的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