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接触的太极拳名家们(一)

2014/3/7 16:00:59

高占魁老师

上世纪70年代中,正处在这种迷茫和急于求成的思绪中,忽听到一位拳友说起“太极桩”如何如何神奇,不但能增长功力,而且还能使你很快入门(其实,吴老教的定式,每式都是一个桩,内含甚丰)。当即到处打听,总算了解到太极十三式,八门五步。即八种手法(劲别)五种步法。太极拳历来有“一字桩”“川字桩”“马步桩”。另外八种劲别,也是八个桩。此说(那位拳友)得自杨式太极拳汪永泉前辈的入室弟子、在地坛练拳的孙德善。据讲,孙德善的老师汪永泉乃杨式太极拳大家,是位高人,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经拳友介绍认识了汪老早期的徒弟之一占魁老师。我们想,见不着汪老,能见到高老师也不错啊。这样向高老师学习了两年多的身形、手势和一些杨式太极拳的内功。

高占魁是一位中等身材、干巴瘦的老人,年轻时开过小杂货铺,原先是杨澄浦的入室弟子阎岳川的徒弟,阎死后复拜在汪老门下。高老师酷爱拳艺,练功刻苦,老年更是勤研不已。他周身松得很好,内力也非常圆活,文化程度虽不高,但爱比划。他不教拳架,只讲身形、手势,讲起拳来很直白,很通俗。他常说“关键在于松肩”;“肩不开,胯不开,从生到死都练不出来”。他的徒弟余同和的肩、肘就很活,两支胳膊像挂在肩膀头上一样。而且小余子爱两手交叉相握,搁在腹前,经常训练用身躯的前后晃动带动肩、肘、手,打出一种冷弹、松沉的力道来。高老师认为,“胳膊使劲,东西都拘在自己身上。沉肩就是松肩、就是让肩没了。”他跟我打过一个比喻说:“丹田好比是水,胳膊就是水上漂浮着的船。根本没肩什么事。”(记得姜容樵也讲过:“手长在胯上。”说的也是没肩什么事)。为解决松肩、活肩的问题,我们学过“撕肩”,意想从大椎穴像撕布似的顺两肩往下撕;也练过余同和爱练的、两手交叉相握,搁在腹前,用身躯的前后晃动来带动肩、肘、手的那种方法;甚至还在两腋下夹一个球来体会身躯的晃动带动肩、肘、手打出的那种冷弹、松沉的力道。那一阵虽然没有学拳架,但在与高老师的接触中,进一步加深了对胡朴安讲松、固、凝三字诀的理解(参见吴志青《太极正宗》)。所谓松,体要松;固,气要固;凝,神要凝。总之,无非就是强调太极拳是内家拳,肢体动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内功的要求。它由内达外、内外协调一致。而且是其根在脚,根起根落,有去有回。跟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习惯几乎完全相反。为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习惯,高老师让我们周身放松,双手放在齐胸高的柜子上,意想两掌粘着柜子,不准用手推,而是“全凭心意用功夫”,蹬之于脚,用由脚到膝、到胯、到腰……节节贯串传导到手上来的内劲,使柜子移动。当然柜子如果太沉或太大,将会纹丝不动,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你能仔细体会这个劲儿,不是用手头上的拙力(也可以说不是局部力)推的,而是“意想”蹬之于脚,由脚节节贯串传导到手上来的一种整劲。光这个练习,我们就练了很久,似有所得。

汪永泉老师

1976年秋,我们总政话剧团在首都剧场公演话剧《万水千山》,听说我仰慕已久的汪老想看戏,我迅即搞了几张票,请汪老和家人前来观剧。那天演出结束后,我不等卸完妆,就怀着兴奋和恭敬的心情,匆忙赶到台下看望汪老。汪老端详了我一下,和蔼地对我说:“你在台上还有阴阳!”我顾不得细问指的是什么,连连表示:“我跟高占魁老师学拳两年多了。他人特好,但每次去,只讲身形、手势,不教架子,我一个人在家没法练,想学学您教的架子,个人好练习。”汪老听后,毫不犹豫当即表示:“喜欢就来吧!”从此,我幸运地成了他在建国门五号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汽车库前从学者当中的一员。在跟汪老学拳的过程中,每次结束后我都意犹未尽,兴致勃勃推着自行车,边走边问,陪汪老回到贡院西街六号他家中,继续聆听教诲。在我印象中,汪老非常重视起步的基础。第一次到他家,他就问我:“知道太极拳运动与一般运动有什么区别吗?”我没有立即回答。他说:“运动,运动,运而后动,是太极拳锻练的特点。一定要明白,是以什么运的,身体四肢又是怎么动起来的。”接着他谆谆告诫我,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日常要按太极拳的规距来练拳,明规矩守规矩,而后是脱规矩,化规矩。规矩是什么?规矩就是练功要领。当即他就引用《十三势行功心解》和《十三势歌谱》中的两句话“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和“意气君来骨肉臣”,问我练拳时对这两句话有什么体悟。惭愧得很,练拳多年,拳经拳论也看过不少遍,这些话也很熟悉,但结合实践,练时有什么体悟,一时还真难以作答。说明上述字句看起来浅显,意思也懂得,但在实践中并未按要求一丝不苟认真去做,所以尽管练拳多年,只是“沾点边,不摸门”,仍在门外瞎逛荡!汪老看我有些发愣,耐心地跟我讲了,“以心行气”不是故意努气,心意一动,也就是脑子一想,如何如何……接着他谈到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就是后者听命于前者,而且内里的心意与外在的身体各部既有主从先后之别,又是协调一致密不可分,显现的结果是一动无有不动,周身一家完整一气。在谈到我以前练完拳大汗淋漓,觉得口干舌燥,似乎有些气上不来,不愿说话。汪老指出这是没有按“运而后动”的法则锻炼的结果。他告诫:“切记要按要领练,内气催外形,得养;外形叫内气,伤身。你口干舌燥,似乎有些气上不来,这是伤了气。他反复强调“运动,运动,运而后动”,这个特点千万不能忘。也就是说,太极拳必须注重内功修炼,培养内气,求得内气充盈通畅,并使内气与外形相配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祛病延年强身健体的效果。他认为,目前绝大多数人都是为养生而练的,即使有些人为掌握技击的功夫而练,也必须在此基础上(健康的体魄和充足的内气),加练揉手技法及其它,到能够“知己知彼”了,而后,才谈得上掌握太极拳的技击本领。所以培养内气,使内气与外形相配合,这是根本。另一次闲谈中,我曾就话茬儿直接向他请教:“听说您曾讲过‘我站在那儿就是一把撑开的伞’,这句话怎么理解呢?”他慈详地笑对我说:“这还不明白吗!老谱上有句话,‘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身体往那一站,顶天立地,有下有上。下就是气沉丹田,上就是虚领顶劲。既不偏不倚,中定沉静,又安然舒适,周身节节松展。此外,若再意想由身中垂直线散出肩、腰、胯三道气圈,含有向四面八方支撑之意,你仔细揣摩揣摩,感觉感觉,那是一种什么状态啊?”经他这么一指点(诱导),我顿时全身似有所感,简直乐不可支。可不是吗?!‘我站在那儿就是一把撑开的伞’。太形象了!而且愈琢磨愈有意思。联想到陈鑫讲的“中气贯脊中”和《八法秘诀》第一法“劲意何解?如水负舟行,先实丹田气,次领顶头悬,周身弹簧力开合一定间,任尔千斤力,漂浮也不难”,汪老讲的“往那一站,顶天立地,有下有上”,不就是先实丹田气,次领顶头悬吗?!汪老还说:“这把伞可以撑大,也可以撑小;可以撑开,也可以不撑开。随心所欲,以意为之。”我兴奋地问汪老:“这是不是就是太极拳的劲?”汪老笑而不答。这不禁使我联想起高老师讲的:“接人家的劲,要胀着接,着接,同撑伞一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