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解太极图(螺旋缠丝是太极拳的本质)——罗永平

2014/2/26 14:54:18

太极拳者非常看重太极图,太极图近乎是太极拳者的图腾。但不知什么原因,长期以来人们都是以常见的“双鱼太极图”为太极拳者的摹本和推崇,而对“来氏太极图”视而不见。

笔者经较长时间研究,曾写就《解读太极图》—文(见《少林与太极》2011年第10期),论述了双鱼太极图和来氏太极图的来历、区别和作用,肯定了来氏太极图(图1)对太极拳最具指导性,最能表达太极拳技理。

近来,笔者参悟“太极理论”修炼太极拳,甚觉《解读太极 图》一文尚言不尽意,有必要再次解读太极图。

我们知道,“太极”的概念来自《易经》,而《易经》的基础是八卦,八卦是由“—”和“--”二爻的排列组合所构成的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形象,这八个形象就是《易经》的原始形态。正是这个原始形态,产生了耳熟能详、人们常说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著名论述。为了便于说明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八卦赘述两句。

《易经》上说,八卦是伏羲发明的。他“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经》上虽如此说,但不曾留下卦图,只是到了宋代才有大理学家邵雍 (1011—1077年)将卦图公之于世。然,邵雍公布的有两个八卦图,即先天八卦图(图2)和后天八卦图(图3),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天伏羲八卦图、后天文王八卦图。

请看先天八卦图:“乾”天在上,“坤”地在下,“艮”山与“兑”泽互相通气,“震”雷与“巽”风相互搏击,“坎”水与“离”火不相厌弃,好一幅八卦阴阳相错的局面。《易•说卦传》讲:“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先天八卦图由于表现的是天上地下、日东月西的宇宙本体,又传为伏羲所创,故而名之先天伏羲八卦图。

再看后天八卦图。《易•说卦传》曰:“帝出乎震(居东,为春),齐乎巽(居东南,为春夏之交),相见乎离(居南,为夏),致役乎坤(居西南,为夏秋之交),说言(喜悦收成)乎兑(居西,为秋),战乎乾(居西北,为秋冬之交),劳乎坎(居北,为冬),成言乎艮(居东北,为冬春之交)。”这是以八卦的形成来描述春夏秋冬四季呈现的生、长、收、藏等阴阳之气流行循环的情况,恰好构成一幅始而复终、终而复始的圆图。此图据传系文王所绘,故而名为后天文王八卦图。

观这两幅图,我们发现它们既有区别又有共同点。区别在于:先天图表达八卦相错对待,后天图表达八卦四季运行;先天图体现宇宙本体,后天图体现人间致用。两幅图的共同点在于:四周为八卦环绕,中央圆形空白无物。

人们不禁要问:八卦围绕的中央圆形空白是什么?是单纯的空白还是别有洞天?是否就是生出两仪四象八卦的太极?这些疑问,不免成为众多研究者探究的对象。《易经》没有回答,邵雍也没有回答,倒是明代理学家来知德根据“古太极图”做了回答,并绘制图形论述之。

请看图4,八卦环绕四周,中央一圆圈者太极也。“中分黑白者,阴阳也;黑中含一点白者,阴中有阳也;白中含一点黑者,阳中有阴也;阴阳交互,动静相倚,周详活泼,妙趣自然。”而八卦自“震”顺时针旋转至“乾”、自“巽”至“坤”,“其间四正四隅,阴阳纯杂,随方布位,自有太极含阴阳、阴阳含八卦之妙,不假安排也”,真可谓自然而然,顺乎天然。太极拳不也是中正安舒、动即阴阳、螺旋缠绕、顺其自然吗?

此图虽为“心易发微伏羲太极图”,实为“古太极图”、“先天太极图”,故又称“伏羲八卦方位太极图”,也叫“天地自然河图”。

再看图4,太极图中阴阳形状好像两只鹰头,中间的临界点好像是一条蚕蛹状曲线,反映出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并不是到了高峰点才斜下低谷,而是到了阳极转阴极时,似乎有一个退回去的趋势,从曲线上反映为“蛹动”形状。此太极图展现的是一种中央旋极状态,它的质量、能量、信息集中在中央,不仅从四周向中央旋紧,也由中央向外辐射、喷发、抛掷。旋转越紧,质量、能量越大,而旋极点则是全部质量、能量的母体、核心。古太极图应该说比较完整地表达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也反映了太极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负阴抱阳、负阳抱阴”、“质量互变”、“物极必反”、“蛹动前进、螺旋上升”的基本理念。

进一步研究,有人发现“古太极图”在转动时,随着转速的不同,会呈现不同太极动态图像。初为相对静止的太极圆 形图。

但我们按人体生理视角暂留时间1/16秒计算,变化显现:转 8转/秒,成双仪互抱太极图,即阴阳双鱼太极图(图6);转速12转/秒,成半缠太极图;转速16转/秒,成互缠太极图;当转速20转/秒时,则为过缠太极图;转速达24转/秒时,只能看见一个个同心圆了。

圆→互抱→半缠→互缠→过缠→圆的运动形态,表明太极螺旋缠绕的旋臂松紧程度与涡旋速度成正比,慢松快紧,上限为8转/秒,下限为20转/秒,24转/秒为纯圆。正转时从中心不断旋出小圆向边缘扩散越出,转速越高散发越快,也就是说,转速越快能量越大,散发的射程越远;反转时,外圆散发的小圆随着速度的增加不断缩小,向中心坍陷,速度越高坍陷越快。

著名学者王大有(韶华子)据此认为:古人在练功状态下,以自身修炼的层次不同,体悟到太极体旋转速度不同的太极旋转现象;旋臂长短、松紧,双仪向心、离心,都与太极体的旋转速度有关。由此可知,左旋(逆转)收气、采气,右旋(顺转)放气、发气。这如同拧螺丝钉,右旋(顺拧)为向前拧紧,左旋(逆拧)为向后拧松。同理,太极拳逆缠为收、为含、为蓄,顺缠为开、为放、为抛掷,收得越紧、越足,抛掷的质量、能量就越大。

中国古代贤人对这种太极现象的认识并不是凭空臆造,而是以宇宙本体太极现象为依据的。

“气”就是中国古代贤人认为宇宙大千世界一切物象物体的本原物质,现代学者称之为“原初粒子”。这种原初粒子被现代科学探究证实具有“波粒二象性”,它弥漫、充塞于宇宙空间并与宇宙同一。“波”为螺旋态,“弦”为直线态,是“曲成万物” 的S或Z的运动曲线的不同形态,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太极印”,波粒二象性就构成了本原太极体。

中国古代贤人早就认识和发现一切宇宙体都存在螺旋结构的现象,根据这一结构形态造就的汉字,诸如已、乙乞、气、印、卯、乾等就是象其螺旋形状,比如汉字“乾”就是“太乙”、“太极印”,“乾”字的右边“乞”就是象形双螺旋结构。这已被出土文物所证实。(参见王大有、王双有《太极辩证法》)各种各样的太极体构成了宇宙运转的秩序。

再以天文学而论,浩瀚宇宙中的星系运动也显化出无数太极现象。比如,从美国麦克唐纳天文台摄制的“银河系旋涡星系图片”,可明显看出太极旋转体态(图11)。旋涡星系左转,旋臂由银核自外向内逐渐加速涡旋,构成了太极星团图样。

再据摄制的“猎户座(M51)星系旋涡”,旋臂右转比较舒展,旋臂上一个个星团有规律地向外抛洒,也一个太极星团图样。

在太极的故乡——中国,人们更是以太极思维和太极图形将现代科学与艺术结合,创造出了前无古人的太极绘画形象。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世界“二维强关电子系统国际讨论会”,邀请我国著名画家吴作人专门专题为大会制作会标。吴作人根据会议研讨的尖端科学内容,调动自己对中国古老太极思想的理解,融合科学与艺术境界,绘制了 “太极图”会标。

这幅画一经展出就轰动了科学艺术界,获得高度评价。它以我国古代经典著作《易经》中“太极”思维及原理为基础,采取、融入绘画艺术家独特的思维和表现手法,追寻探索当代科学技术尖端课题,将科学与艺术、古代与现代熔于一炉。目前这幅优秀绘画作品珍藏在中国国际物理研究中心大楼的展厅中,该绘画图案被定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标志。

笔者以为:太极是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界一切物质的基本运行态势,也是“天地自然”的本性,更是中国人的一种思维方式。这是其一。

其二,互抱的双鱼太极图只表示阴阳两仪互为其根,是一种静止平衡的形态和思维。

其三,太极是运动的。运动中的太极随着转速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太极形态,从无极状态的圆,到两仪互抱、半缠、互缠、过缠直至同心圆。

其四,不论是古代贤人对宇宙太极体的认识及留给我们的太极图形,还是现代科学揭示并展现的宇宙星云乃至电子、质子、粒子等,无一例外地证明着来氏太极图(古太极图)最符合太极本体、本义,是太极拳的主要图形依据。

其五,太极拳是太极拳创编者体察太极之自然现象和运行态势,参悟其中之奥妙,追寻“天人合一”之理念,筑就人体身心双修之产物。而太极、两仪(阴、阳)、四象(老阴、少阳、少阴、老阳)、八卦(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则是太极拳运动层次程序之无穷变化。

其六,太极拳仅有圆、弧是不够的,太极拳最经典、最重要、最本质的是它的螺旋缠丝。

关于太极拳螺旋缠丝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曾因著名太极拳师徐致一于1964年6月1日发表在《体育报》的题为《略谈太极拳的缠丝问题》一文而引起全国范围的太极拳大辩论,许多著名太极拳师诸如洪均生、李经梧、罗宏基等都参与了讨论,最后由著名太极拳师顾留馨应《体育报》之约发表题为“从缠丝劲问题谈起”的文章而结束辩论。在这场讨论中比较一致的观点有:

一、太极拳如果用单纯的弧形动作,不但动作幅度大,也很容易与来力顶抗,以致无法“引进落空”,不能达到即化即打的境界。太极拳只有在弧形的动作过程中同时有螺旋动作,才能“触处成圆”(陈鑫语),“触之则旋转自如”(李亦畲语),才能黏化恰到好处,无过不及而动作幅度极小,这是舍远(用单纯弧形)就近(用弧形中螺旋)的关键。离开缠丝劲是不可能由大圈练至小圈,由小圈练至无圈的。

二、缠丝劲由于动作螺旋式的弧形缠绕,处处是曲线,处处可以转化为直线,无定向而又有定向。无定向为圆,有定向为方,方圆互变,刚柔交用,充分体现了太极两仪、有柔有刚、阴阳互变的含义。

三、缠丝劲最能练出轻灵沉着而又圆活的内劲。动作螺旋由于处处能控制对方重心使其失去平衡,处处能越过对方防守点轻灵地进逼使对方独不知我,因此是能柔、能刚、能引、能化、能拿、能发的,是一动即进,是防御中的进攻。

太极拳的本质是螺旋缠丝。这一点,陈鑫看得最早、最准、最透。

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他始终以螺旋缠丝为核心,以易理说拳理,以来氏太极图贯串太极两仪、阴阳变化、旋转缠绕,生动透彻地阐述了太极拳原理。

虽然陈鑫在清末民初写作《陈氏太极拳图说》时不可能不知道双鱼太极图,也不可能不知道双鱼太极图对武术的作用,但在陈鑫看来,双鱼太极图只体现了阴阳相倚,反映不出螺旋缠丝。故陈鑫犀利地指出:双鱼太极图,“则阴阳显著,盖皆太极之所为,而非太极之所倚者,实后天之易也”。而观先天之“易”的来氏太极图(古太极图),“阴阳浑沦,盖有不外乎太极,而亦不离乎太极者,本先天之易也”。只有来氏太极图(古太极图)才能准确无误地体现太极拳太极两仪、四象八卦、螺旋 缠丝的原理和规律,陈鑫因而理所当然地以来氏太极图表达太极拳理。

难怪陈鑫说,“太极拳,缠丝法也”,“不明此理,即不明拳”。而“拳术家创立缠丝劲法,默行乾坤不息之螺旋线,循环无端,神妙万物,其至命矣夫,技艺云乎哉”!

陈鑫为了强调来氏太极图对太极拳螺旋缠丝的指导作用,还引用了来知德的三篇专论,即《心易发微伏羲太极图说》、《古太极图叙》和《古太极图说》来寓理太极拳。笔者以为,这三篇专论太极拳修炼者应该好好阅读、思考、玩味,只有弄懂此图并理解三篇专论的含义,才能将太极拳“生生之 妙完具胸中”,达到“天地之化机”的境界。

但自1933年《陈氏太极拳图说》出版至今,长期以来世人仍然被双鱼太极图所迷惑。我们所见所挂的是双鱼太极图,所练所依的还是双鱼太极图。理清“来氏太极图”和“双鱼太极图”的区别和作用,认清螺旋缠丝是太极拳的本质,以来氏太极图指导太极拳,不仅对太极拳的修炼有极大好处,而且能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太极拳原理,更深刻地理解螺旋缠丝,使我们对太极拳及其太极思维、太极文化有一清醒、正确的认识。只有在正确思想认识指导下,我们的太极拳方能修成“正果”。笔者谨以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任道逊(1422—1503年)赋“来氏太极图”的诗句结束本文。

太极中分一气旋,

两仪四象五行全;

先天八卦浑沦具,

万物何尝出此圆



返回